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特别是加快推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赋能制造业发展,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路径。为完善学会人才发现和培养体系,支持大模型相关技术领域博士生学业发展和科研实践,中国电子学会联合腾讯公司共同发起“中国电子学会-腾讯博士生科研激励计划(混元大模型专项)”。该项目旨在面向对大模型研究有浓厚兴趣和明确目标的博士生提供资金和科研平台支持,助力开展前沿研究探索及海内外交流访学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业范围

计算机、人工智能、软件工程、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相关专业均可申请。

二、申请条件

海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中的在读华人博士研究生,应是中国电子学会个人会员。

1.博士毕业时间不早于2026年7月;

2.以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自己为第二作者)身份在顶级刊物或会议上发表论文;或作为骨干参与实验室或导师的国家级及以上大型科研项目;

3.对大模型创新研究有浓厚兴趣,已产出优秀研究成果并在应用落地方面进行探索尝试;

4.能够独立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且具有较强创新性,具备独立设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5.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腾讯犀牛鸟精英人才计划,或参与腾讯联合实验室及犀牛鸟科研项目的博士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三、资助名额和方式

(一)名额

本年度资助不超过15人。

(二)资助金额和资源

1.金额。每人10万元,为期一年。资金可按自身规划,用于大模型相关前沿探索、海内外交流访学及相关合作伙伴科研支出等。入选人及其导师为基金共同管理人,负责基金经费的规划和使用。

2.其他资源。入选人有机会获得腾讯带薪访学邀约,收到邀约一年内完成产业访学,访学时间不少于3个月。访学期间,可结合产业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开展研究工作,与产业资深专家共同推动前沿研究成果在真实场景中的创新应用。

3.评选安排。中国电子学会和腾讯公司组织联合项目组(下称联合项目组),入选人由联合项目组聘请专家评选产生。

四、申报说明

1.申请人登录https://www.wizsci.com/project/detail/1678(Wiz平台)在线提交申请并上传相应佐证材料(申请表要求见附件一)。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2.申请人须获得在校导师和至少一名同领域专家的推荐(推荐表要求见附件二)。

3.每位申请人限提交一份申请,选择6大重点方向的1至2个研究方向( 6 大方向包括:语言大模型、多模态理解大模型、语音大模型、视觉生成大模型、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优化、超级智能和超级对齐研究)(研究内容概要描述见附件三)。

4.申报截止时间为2024年9月30日24:00(北京时间)。申请人须确认所在高校/科研院所可以作为资助资金托管单位,并签署经费接收和管理协议。申请人本人可以作为项目负责人签署项目保密协议等相关承诺文件。

五、资助资金管理

中国电子学会和腾讯成立联合项目组,对资助资金进行有效管理。

1.资助协议。资金获批后,中国电子学会代表腾讯与入选者及其所在单位签署协议。入选者配合协议签署工作,如因入选者或其所在单位原因而导致协议在结果公布后3个月内未能签署完成的,视为放弃资助;

2.中期交流。入选者根据工作要求,如期填写《中期报告表》并参加中期交流;

3.结题评优。入选者应按要求填写《结题报告表》并参加结题评优交流。评优将从入选者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落地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研究潜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4.期限及终止。本项目资助周期为1年。如资助期间因入选者自身原因中断研究工作,须在资助终止的同时根据具体研究进度,向联合项目组提交经费使用说明,退回已拨经费余额。本项目入选者原则上不可放弃资助,如有特殊情况,须提交《放弃资助声明》并加盖入选者所在单位公章后,由联合项目组存档。

六、重要时间节点

申报截止时间:2024年9月30日24:00(北京时间)

结果发布时间:2024年11月

中期答辩时间:2025年5月

结题答辩时间:2025年11月

七、联系方式

(一)中国电子学会

联 系 人:章蓥  荆博 

联系电话:010-68600692  68600699

联系邮箱:etst@cie.org.cn

(二)腾讯公司

联 系 人:杨丽娜

联系电话:010-62671188

联系邮箱:lenalnyang@tenc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