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腾讯微信犀牛鸟专项研究计划旨在联合学术界的智慧,与微信团队共同迎接海量社交网络数据所带来的挑战,经由微信的平台服务千家万户。同时,我们鼓励支持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以及专利产出。 本次专项研究计划的研究内容涵盖社交网络与图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推荐技术、机器学习、软件测试、人机交互六大主题,期望与海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相关领域优秀学者们共探前沿科技,打造持续共赢的产学研合作生态。
【重要通知】因应当前时期的特殊情况,2020微信犀牛鸟专项研究计划延长至3月20日15点截止,请悉知。
申请条件
- 项目负责学者必须是全球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全职学者或研究人员,项目申请需要由项目负责学者本人提交。
- 项目负责学者及项目团队长期从事社交网络与图计算、自然语言处理、推荐技术、机器学习、软件测试、人机交互技术等社交网络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具体申请方向参见附件1: 2020腾讯微信犀牛鸟专项研究计划题目。
- 项目负责学者所在单位能够签署科研合作协议。
申请方式
填写申请书:请下载附件2:2020腾讯微信犀牛鸟专项研究计划模板 中的申请书模版填写。
提交申请书: 申请人在PC上Web端通过以下网址提交:https://withzz.com/project/apply/53,申请提交成功后24小时内会收到no-reply@withzz.com发送的确认邮件。在申请截止日期之前,您可以多次登陆更新您的申请材料。
注意:请勿在申请材料中或与腾讯人员的讨论中包含任何您无权披露给腾讯的信息或尚未发表的工作信息等保密信息。
评审方式
评审将综合考虑项目负责学者及项目团队的研究背景,研究计划与微信的相关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等。
评审分为“各领域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各领域初评阶段,会综合评选出该领域的推荐名单。终评阶段,将从各领域初评的推荐名单中确定最终入选项目名单。
评审结果将通过电子邮件通知所有申请学者。
项目立项
对于入选的项目,微信将安排相关方向研究员对接合作。合作研究员将根据评审意见与项目负责学者讨论确定最终项目执行计划,并沟通项目经费额度。
项目执行计划确定后,本计划管理组将协同项目负责学者及其所在单位完成科研合作协议签署,项目正式立项。
入选的项目原则上不可更换项目负责人、不可放弃,如有特殊情况,项目负责人需签署《放弃声明》后提交腾讯存档留备。
若无法完成立项手续,则不能开展合作;后续年度如希望重启合作,需重新申请。
项目终止
项目周期一般为1年。后续基于已展开研究的项目效果以及双方共识,可扩展为多年期合作。
项目按计划结题时,项目负责人需提交结题报告,并在结题会议上向微信相关研究主管介绍项目的成果。
项目立项手续完成后,如因项目负责人或项目团队原因导致项目不能开展,则需完成项目终止手续,并需在项目终止的同时根据具体研究进度,向本计划管理组提交经费使用说明,退回已拨经费的余额。
重要时间
申请截止:2020年3月20日15:00(北京时间)。
结果通知:2020年4月。
联系咨询
腾讯高校合作:李静远博士(jerryjyli@tencent.com)
FAQ
Q:我是一名大学教授,能否同时申请多个研究课题?
A:可以,最终入选结果经技术委员会评审确定。
Q:我认识微信的研究员,我写申请书时可否跟TA讨论?
A:我们支持您与微信研究员讨论,以使申请书尽量符合双方的研究兴趣。但在讨论时,请勿包含任何您无权披露给腾讯的信息或尚未发表的工作信息等保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