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犀牛鸟中学科学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在探索大-中-企贯通式拔尖科研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上,腾讯今年将基于Angel机器学习平台的混元大模型技术,投入资深专家和算力等资源,联合学界共同深化中学拔尖AI人才培养。在原有“科研基础课程”与“科研项目实践”双轨培养模式外,新增AI实训环节,并开展中学师资培训和课程建设,致力于让更多中学生掌握最新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并应用于科研探索中。
本计划自2020年由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腾讯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和腾讯公司联合发起,旨在贯彻科技强国战略,培养对科研有热情有潜力的青少年拔尖人才,五年来得到了全国七十余所高校和重点中学的百余位专家的悉心指导,作为公益项目,全程不向学生收取费用。
1. 科研基础课程
-
截止时间:5月11日24:00。
-
授课时间:预计5月至7月线上开设。
-
申报条件:全球8年级至12年级(初二至高三年级),对信息技术领域的学术研究有兴趣的学生。
-
说明:学生报名“科研基础课程”阶段后,也可继续申报“科研项目实践”阶段。完成科研基础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的学生将获得认证证书。
2. 科研项目实践
-
截止时间:5月11日24:00。
-
实践时间:预计6月至10月在导师指导下开展。
-
申报条件:全球8年级至12年级(初二至高三年级),学有余力且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在科技竞赛或科研项目上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已入选上一年度科研项目实践的项目成员须隔一年再提交申请。
-
项目流程:学生提交项目开题报告等资料进行申报,项目组从报名个人或团队中选拔,入选后将在导师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优秀项目将获得奖学金等奖励。
-
说明:无论是否入选该阶段,项目组都将自动为申报同学开放第一阶段“科研基础课程”的学习通道。
请扫描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
科研与基础教育精英的专业指导
同时,200多位来自海内外高校犀牛鸟优秀学者、基础教育专家、精英研究生和腾讯技术专家,将为学生提供从信息学的基础数理知识,到人工智能各领域的系列导论课程、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新兴前沿研究,以及具体科研项目实践的专家指导。
双轨制的培养模式
面向科研的基础课程
“科研基础课程”包括直播课程和视频课程,学生可线上学习科学研究综述、人工智能基础课程、数学与算法基础知识及重点领域专题课程。完成科研基础课程后,学生可参与在线测评,检验学习效果。参考如下:
注重过程性培养的科研实践
1. 开题指导课程
高校专家结合科研案例帮助申报科研项目实践环节的学生扩展选题视野、丰富研究思路、提升开题报告质量。参考如下:
点击表格或PC端点击访问:https://www.wizsci.com/p/zxs/detail/288
入选“科研项目实践”阶段的个人或团队,将在高校与中学指导老师联合指导下开展为期四个月的科研项目实践,初步掌握科研方法论,完成科研实践结题报告,提高自身科研综合能力。
3. 暑期创新研学
项目组还将组织暑期创新科研营等活动,促进学生与重点高校的优秀学者、研究生及资深企业技术专家进行深度交流,拓展学术视野。
时间规划
欢迎对科研与信息技术感兴趣,有热情和基础储备的同学报名参加!
让我们一起打开通向未来科学研究的大门。
本计划负责人:郑宇飞
联系邮箱:yufeizheng@tencent.com
查看项目详情可扫描二维码
请在PC端打开链接进行申请:https://www.wizsci.com/article/2832da8049ee
感谢腾讯乐享、腾讯扣叮、爱学堂等合作伙伴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