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腾讯持续组织开展“教育部-腾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评选工作。2024年,腾讯积极响应国家人才战略和教育部的重点方向,聚焦自主可控技术、跨学科研究及贯通式拔尖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入探索校企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创新性、示范性、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多维度评估,最终评选出8项年度优秀案例。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的今天,信息安全人才短缺已成为全球性难题。该项目针对这一痛点,构建了以产业需求出发、产教融合、竞赛驱动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项目依托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通过“技术成长力培养”和“卓越工程师培养”双螺旋循环,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竞技思维和产业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回访机制,让人才培养体系得到不断的动态调整和优化。
该项目基于腾讯TADSim平台,围绕自动驾驶场景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打造了“数字孪生”教学设备,形成“理论教学-实验实践-创新应用”的闭环培养体系。项目将企业真实需求和案例融入教学过程,营造实战化教学环境,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学成果与产业真实项目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自动驾驶技术与产业需求的融合。
该项目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聚焦信息科技与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构建了贯通式培养课程体系,并形成了以“项目驱动、能力本位、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探究。以学生数字素养培养为主线,建立了涵盖知识构建、能力进阶、素质提升的三维课程目标体系,注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信息技术领域贯通式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方面提供了创新模式的有效借鉴。
该项目针对数字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过程中设计课程实验教学效率较低、管理困难以及创新不足等挑战,基于腾讯云OpenEDA平台,构建了面向数字集成电路设计的云端EDA环境,实现了实验教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开放化。同时,项目积极探索并形成了以“云上实验、国产平台、前沿技术”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并为未来培养具备国产自主可控意识的创新型集成电路人才奠定基础。
该项目基于腾讯开悟平台,结合强化学习理论与实践,为高校教师和研究者打造了一套系统性强、实用性强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项目探索出一条将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径。通过组织线下研讨班和实践教学活动,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项目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工智能伦理道德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该项目以多智能体强化学习为切入点,联合腾讯开悟平台,构建了多智能体系统与强化学习的完整课程体系,涵盖多智能体基础、多智能体系统、深度与强化学习三门课程,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项目为学生研发和定制了与课程和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为人工智能领域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案例参考。
该项目基于腾讯开悟平台,对强化学习课程体系进行了扩展和升级,并探索出一条“理论学习、实践应用、学术研讨”的人才培养路径。在课程规划中,除加强学生对强化学习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的学习外,还特别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基于腾讯开悟平台设计和实施实验及大作业,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学术研讨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海报展示,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与思想碰撞。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2016年腾讯作为首批企业加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多年来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合作质量为目标,推进校企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文创、基础软件、生命健康、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开展校企协同育人,累计参与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15个批次建设,与150余所高校协同合作,合作立项近4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