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腾讯 Robotics X 实验室”

 4月26日-28日,第十七届中国电子信息年会在宁波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信息科技·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张峰,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等领导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主席、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张军院士,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郝跃院士,大会副主席刘明院士等50余位院士,以及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AI Lab及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博士等众多专家学者出席。


在同期举行的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张毅和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AI Lab及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共同为2023年度“中国电子学会-腾讯Robotics X犀牛鸟专项研究计划”入选学者颁奖。

作为中国电子学会与企业联合发起的第一个产学科研合作计划,中国电子学会-腾讯Robotics X犀牛鸟专项研究计划旨在搭建机器人领域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支持学者携手腾讯,聚焦机器人关键技术挑战,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进步,打造人机共存、共创、共赢的未来。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伟老师的合作项目将深度强化学习与多模态大模型进行优势互补,充分挖掘多模态大模型在感知推理方面的能力,提升机器人的策略泛化能力和执行效果,构建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和人类反馈增强的机器人技能学习框架,在家庭服务等场景进行应用示范。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杨赓老师的合作项目主要研发具有触觉感知、接近感知和碰撞感知的多源数据融合机器人感知系统,开发先进材料与智能算法双向强化的电子皮肤,提升人与机器人的交互安全。

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杨辰光老师的合作项目搭建具备光学触觉和力传感的机器人手﹣臂系统,开展机器人灵活操作多种工具并与环境进行适应性交互的研究,提升机器人在工具应用领域的操作能力、并解决复杂场景下交互应用的问题。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田禾老师的合作项目主要研究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密度、可曲面安装的柔性多维触觉力传感阵列及其曲面安装工艺,为机器人的操作及人机交互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传感信息。

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于游老师的合作项目通过构建柔性生物传感电子赋予软体机器人多模态感知能力,帮助人类走向智能化的机器人新时代。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岩老师的合作项目提出的新型混合地图在线构建方案,通过混合地图构建和地图语义自适应算法,提升机器人自主导航的鲁棒性与泛化性。

复旦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张立华老师的合作项目主要为面向人机协同任务的机器人研发提供便捷的仿真工具,通过提供典型人机交互任务的快速模拟与验证,降低虚实迁移误差,提升机器人的研发、测试和部署效率。

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佟文明老师的合作项目深入研究机器人用新一代高功率密度轴向磁通永磁电机关键技术问题,为该类电机在机器人上应用奠定技术基础,助力机器人产业智能化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郑恩昊老师的合作项目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形态自生成方法,旨在替代现有基于人工经验的机器人设计范式,实现任务型穿戴式外肢体的构型自动生成与优化,提升设计效能和迭代效率。

2024年度中国电子学会-腾讯Robotics X犀牛鸟专项研究计划将于暑期发布,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