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CCF-腾讯犀牛鸟基金颁奖典礼CNCC2023 CCF产学合作发展论坛上举行。CCF副理事长周明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共同为2023年度CCF-腾讯犀牛鸟科研基金获奖者颁奖。

2023年度犀牛鸟基金共收到来自近 90所高校的230余份申请。基金评审专家历经一个月深入细致的函评、会评评审,从申报学者科研能力、研究价值、学术创新性、方案可实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选出26位学者入选。

CCF 副理事长周明、华南理工大学郑伟业(卓创项目,代领)、上海交通大学易冉 (卓越项目)、腾讯副总裁王巨宏

腾讯副总裁王巨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白家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王泽宇、华东师范大学谭鑫、浙江大学张强、北京大学王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皓、深圳大学马晨琳、CCF 副理事长周明

腾讯副总裁王巨宏、南京大学孙泽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刘学博、上海交通大学王韫博、浙江大学张宁豫、中南大学邝砾、东南大学叶宇剑、北京理工大学李爽、CCF 副理事长周明

 

 

2023年度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入选学者名单及个人简介

白家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系统软件安全、操作系统和程序分析。2018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并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ASPLOS、USENIX ATC和USENIX Security等系统和安全会议期刊上发表20余篇论文。多次担任ASPLOS、EuroSys和USENIX ATC等系统会议的程序委员,并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和系统软件专委会执行委员等。主导研制的自动化程序分析工具,已在Linux、MySQL和OpenSSL等主流系统软件中发现了数千个真实缺陷和漏洞,并与腾讯和华为等企业开展多个项目的合作。

高宜文 南京理工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持续专注侧信道分析与防御、芯片微架构安全、后量子密码安全高效实现等方面的科研工作。2019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信息安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正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治理”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核心技术骨干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工程专项项目以及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委-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电信联合研究项目等。主要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于IEEE TPDS、IEEE TIFS、ACM DAC等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

黄超 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计算机学院及数据科学研究院的助理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挖掘、图神经网络和推荐系统。已在KDD、WWW、SIGIR、WSDM、ICLR、ICML、ICDE、AAAI、CIKM等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以第一作者及所指导发表的论文分别获得WWW’2019,   WSDM’2022, WWW’2023最佳论文提名,所带领实验室的学术成果被评选为SIGIR'2022年最有影响力论文分别Rank 1st & 3rd。获得斯坦福大学全球Top-2%顶尖科学家。此外,还担任了KDD、SIGIR、WWW、NeurIPS、ICLR、AAAI、WSDM、CIKM等会议的评审委员会委员,以及TKDE、TOIS、TIST、TOC、TKDD、TNNLS等期刊的长期审稿人。还参与组织了KDD'2022、Recsys'2023和WSDM'2023国际顶级会议,并被WSDM'2020和WSDM'2022会议授予优秀评审委员奖。带领实验室研发的用户建模算法和系统已被部署运用于海量的用户数据平台,并被多家相关学术媒体报道。

邝砾 中南大学

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兴趣包括智能软件工程、服务计算等领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分别于2004年、2009年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担任CCF服务计算、软件工程专委会执行委员。在软件学报、ACM Transactions on Internet Technology以及ICSOC、ICWS、ICPC等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7项。现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青年科学家项目1项,曾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7项。获得湖南省科技发明奖二等奖1项(第3完成人)、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第2完成人)。

李爽 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着重研究迁移学习和领域自适应学习。于2012年和2018年在东北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自动化专业学士和博士学位,2015年至2016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交流访问,2018年7月加入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期刊TPAMI、TKDE、TIP和会议NeurIPS、ICLR、CVPR、ICCV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CCF-A类论文33篇(一作/通讯30篇),同时担任TPAMI、IJCV、TC、TIP、TKDE和NeurIPS、 ICML、ICLR、CVPR、ICCV等期刊会议的审稿人。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近10项,同时与业界知名企业合作应用项目多项。

李晓琦 海南大学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硕士与博士生导师,海南省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系统与软件安全、软件工程、人工智能。IEEE、ACM会员,CCF计算机安全、区块链、软件工程专委委员,中国教育发展协会专家库成员。博士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谷歌学术近五年引用率超过2600次,曾获得顶级会议INFOCOM最佳论文奖,ISPEC最佳论文奖,CCF区块链专委年度最佳论文奖,FGCS杰出审稿人奖,ESI热点论文,ESI高引论文,SV Insight全球影响力论文,优秀学位论文,USENIX OSDI、Security注册津贴等奖项。曾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的Co-chair、PC、编委会、客座编辑、审稿人等职务。

梁一韬 北京大学

人工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导,博雅青年学者,2022年国家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海外)获得者。2021年6月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从事神经符号融合的研究,一直致力研究如何将知识注入机器学习中以提高其性能和泛化性。曾获得过强化学习顶级会议AAMAS2016最佳论文提名、在ICML19举办的Reinforcement Learning for Real Life Workshop最佳论文及在NeurIPS 2017举办的Learning from Limited Labeled Data(LLD)Workshop次佳论文,在ICML2023举办的TEACH Workshop最佳论文。常年担任多个顶级期刊和会议的领域主席(资深审稿人)。组内研究在开放世界Minecraft中构建一个通用智能体。

林绍辉 华东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博导、紫江青年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有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底层视觉,聚焦于深度模型压缩与加速。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以一作或通信作者身份发表包括TPAMI、CVPR、ICML等CCFA类、JCR1区论文20余篇;Google引用19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480余次;任CVPR 2024 AC、IJCAI 2021 SPC、PRCV 2023 AC等,TPAMI、IJCV、CVPR等顶级期刊会议审稿人;CCF会员、CSIG机器视觉专委会委员、VALSE执行领域主席委员会委员等;荣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20年博士优秀学位论文提名奖、2019年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CCF计算机应用产品技术奖二等奖等。

刘保君 清华大学

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互联网测量与安全分析、涉网犯罪与黑灰产业链对抗。获得NDSS 会议杰出论文奖、DSN 会议最佳论文奖以及国际互联网协会颁网络研究应用奖等国际重要学术奖项。

刘学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与智能研究院助理教授,获评“鹏城孔雀计划”特聘岗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大模型能力评估与优化。2021年于澳门大学科技学院NLP2CT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在ACL、EMNLP等自然语言处理顶会和ICLR、NeurIPS等机器学习顶会发表论文20余篇。担任ACL-2022会议、EMNLP-2022/2023会议领域主席,及多个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深圳市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深圳市基金重点项目等。获2022年度澳门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2022年度澳门研究生科技研发奖等。

罗文寒 中山大学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在帝国理工学院(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已在CCF-A会议和期刊,以及中科院一区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10余篇,包括IEEE-TPAMI、IJCV、AI、IEEE-TIP、ICML、CVPR、ACL、AAAI等。据谷歌学术显示,学术成果迄今为止获得超过4500次引用,包括2篇ESI高被引论文。担任CVIU客座编辑编,IJCAI2021、AAAI2022、IJCAI2023、AAAI2024高级程序委员,以及多个顶级会议和期刊的审稿人。获得2022年度ACM广州分会新星奖和CVPR 2019 Best Paper Nominee。

马晨琳 深圳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深圳分中心助理教授。2014年和2019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分别获得本科和博士学位。2021年加入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深圳分中心,并在王毅教授和毛睿教授的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存储系统、键值存储数据库。近年来共发表 20余篇学术论文,包括 15 篇IEEE/ACM Transactions期刊论文(如TC、TCAD、TODAES、TECS 等)。发表的论文中,CCF-A类论文 12 篇、CCF-B 类论文 6 篇。曾获得会议DATE 2022、NVMSA 2018最佳论文提名奖。

钱馨园 北京科技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方向为语音信号处理、视听觉融合、多模态人机交互。曾作为新加坡A*STAR资助的人机交互(HRI)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视听觉说话人定位及追踪、基于音视频自监督学习的说话人识别、语音识别/提取等智能语音任务。参与了基于视觉线索的实时说话人声音提取系统研究和基于多模态自监督预训练技术的应用研究。已在国际顶级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TASLP、TMM、CVPR、ICASSP等。曾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国际交流学术奖学金,苏格兰女性工程师科研助学金,英国博士全额奖学金,2021年COCOSDA最佳论文奖等,并担任ICSR2021程序委员与IROS2023副编辑。

孙泽群 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知识图谱与表示学习,在相关领域的CCF-A/B类会议与期刊,如ICML、AAAI、IJCAI、ACL、SIGMOD、VLDB、KDD、TKDE等,发表论文20余篇。其研究成果多次被中国科学院院士、图灵奖得主、AAAI/ACL/ACM/IEEE Fellow等海内外同行引用,论文的Google   Scholar总引用量达1800余次,两篇IJCAI文章入选Paper Digest高影响力论文。长期担任NeurIPS、ICML、AAAI、IJCAI、ACL等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和TKDE、TNNLS、TASLP等期刊的审稿人,并担任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智能服务专委会秘书。于2021年和2023年两次入选AI 2000知识工程领域最具影响力学者提名榜单。

谭鑫 华东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培博士,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主持和参与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资助项目、重庆市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在TPAMI、TIP、CVPR、ICCV、AAAI、IJCAI等国际知名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作为完成人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十大科技进展、世界人工智能大会TOP30榜单项目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他也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会动画与数字娱乐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第26届全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术会议组织主席等。

唐彦嵩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教研系列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相关工作,目前研究方向聚焦于视频内容理解与生成。本科及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在TPAMI、CVPR等CCF-A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于2021年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9篇),于2022年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于2023年入选微软亚洲研究院“铸星计划”,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王聪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研究聚焦于机器学习等技术方法与管理问题的交叉点上,根据不同管理问题需求及其数据特点进行相应方法设计,以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关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数据流通等领域的决策支持方法设计研究。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于北京大学取得管理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曾在卡耐基梅隆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及会议。获评CAAI2023社会计算青年新星学者。

王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计算机学院特任副研究员,所在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用户建模及大语言模型等。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2020年受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学院进行联合培养。在KDD、NeurIPS、SIGIR、TKDE、TOIS等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获中国科大“墨子杰出青年特资津贴”资助,常年担任KDD、NeurIPS、CIKM、AAAI等国际顶级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TKDE、TOIS等高水平期刊的审稿人。

王韫博 上海交通大学

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博士,CCF优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的研究,专注于可微物理模拟、有模型强化学习等方向,在TPAMI、NeurIPS、ICML、CVPR等CCF-A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2020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扬帆计划。

王文冠 浙江大学

计算机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海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2022∼2023年,任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Lecturer。2020∼2022年,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博后研究员。2018∼2019年,任起源人工智能研究院(IIAI)资深研究员。2016∼2018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访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在相关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PAMI、ICLR、ICML、NeurIPS、CVPR、ICCV)发表论文多篇。

王泽宇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信息枢纽计算媒体与艺术学域和人工智能学域助理教授、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联署助理教授、创意智能协同实验室负责人。长期从事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三维机器视觉、人工智能、数字文化遗产等方向的研究,与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研究者有着广泛的跨界研究与合作。于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于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获得荣誉理学学士学位,曾在Adobe、谷歌、微软等业界研究院参与研究工作。已在TOG、CHI等领域内重要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担任TOG、SIGGRAPH、TVCG、CHI、 VR、CGF、EG、PG、JOCCH、VRST等期刊与会议审稿人,多次受邀在国内外高校与研究机构做学术报告,并曾获得Adobe Research Fellowship, Frank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Fellowship, Best Paper Award, Best Demo Honorable Mention等荣誉。

叶宇剑 东南大学

青年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荣誉讲师、全额奖学金博士,IEEE高级会员。从事低碳城市能源-交通-信息互联网的建模、控制与分析,人工智能在电力及能源系统的应用等国际前沿热点课题。现主持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双创博士项目、国网/南网总部科技项目10余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roc. IEEE等期刊上发表中科院一区Top论文18篇,累积影响因子破200,2篇第一作者 IEEE Trans.论文被评为ESI高被引,单篇引用破百,CCF A类会议2篇。担任含IEEE TSG、TII、APEN等国际电力能源领域顶级期刊副编辑;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自适应协同优化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国家一级学会专委会委员;担任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分会场与专题讲座主席、技术委员会成员。

张宁豫 浙江大学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等,在知识图谱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已发表多篇顶级会议和期刊文章,包括ACL、EMNLP、NAACL、NeurIPS、ICLR等;担任ACL、EMNLP领域主席、ARR Action Editor、IJCAI 高级程序委员、CCF计算机术语审定委员会委员、信息系统专委执行委员。

张强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科创百人研究员,入围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青年人才卓越计划”。深耕语言-知识双驱动的AI for Science交叉研究,带领团队构建学科领域知识图谱,研发预训练大模型,围绕生物与分子属性预测、低资源学习、域外泛化、生成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曾在英国G5名校的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计算机系攻读博士学位并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师从国际著名的信息检索与挖掘领域的Emine Yilmaz教授。 担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委员,教育部知识工程虚拟教研室成员,浙江省数智科技研究会成员,Big Data Research(中科院3区期刊)编辑,曾获得中英教育信托基金(Great Britain-China Educational Trust )。

张子琦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长期致力于计算机视觉与语言、视频文本检索、视频描述等研究,取得了诸多技术突破:在CVPR、ICCV、TIP、TCSVT等国际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ICCV2019年VATEX视频描述挑战赛中英文双赛道冠军、ACM MM2022年PIC密集视频描述挑战赛亚军。

赵翔宇 香港城市大学

数据科学学院长聘轨助理教授、博导,深圳研究院副研究员。目前的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及其在推荐系统、城市计算、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以及深度强化学习、自动机器学习、大语言模型等。在此之前,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师从汤继良教授;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师从陈恩红教授。在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研究获得了ICDM’22和ICDM’21 Best-ranked Papers、CCF-蚂蚁科研基金、CCF-腾讯犀牛鸟基金、全球AI华人新星奖、腾讯犀牛鸟专项基金、蚂蚁集团科研基金、以及AAAI/ACM SIGAI联合博士论文奖提名等奖项。指导团队获得多次国际级大赛特等奖、金奖、微软杰出人工智能影响力奖等。曾在多家中美互联网企业从事研究工作,算法模型在多家公司上线,拥有和提交多项专利,并保持紧密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