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支持和鼓励高校师生参与教育教学及创新创业改革,腾讯公司和高校在“ 新工科”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持续开展深度合作。 2023年教育部-腾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一、建设目标
腾讯公司在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设立四新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师资培训项目。各项目将借助企业提供的技术、产业实践及独特的平台优势,结合高校的教学目标及丰富经验,围绕相关专业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创新改革,探索培养新一代创新型人才。
二、 项目内容
1、“四新”建设项目-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建设
申请条件:1) 面向全日制本科院校、申报者须为高校老师;2) 有专门的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开展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项目实施周期为1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3) 申报的项目须与其所授课程和研究方向直接有关,且有条件和意愿将项目建设成果在本校和其他学校应用。
拟支持项目:1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计算机类、信息安全专业等。
项目简介:结合信息安全产业实际需求,面向应用型计算机类本科专业,设立符合产业需要的信息安全特色课程,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根据互联网头部企业及其生态链行业企业信息安全人才岗位能力要求,以校企合作方式联合建设集“教、学、练、训”多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平台,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训练服务空间。总结建设成果,面向应用型本科,建立可推广的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高水平网络与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产出成果包括:至少8门特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教学资源,输出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为立项项目提供产业导向用人岗位需求、企业职业能力要求、企业技术标准规范、项目案例以及相应的技术指导。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
申请条件:1) 面向全日制本科院校、申报者须为高校老师;2) 有专门的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开展课程体系与内容建设,项目实施周期为1年,开课次数不少于一次;3) 申报的项目须与其所授课程和研究方向直接有关,且有条件和意愿将项目建设成果在本校和其他学校应用。
建设项目内容一 半导体芯片设计课程建设
拟支持项目:1项,每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半导体等相关专业。
项目简介:面向未来中国半导体芯片设计人才需求,基于腾讯云的相关软硬件产品平台,研究适合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半导体芯片设计课程体系和实施方案,为芯片设计企业或研究机构输送具备必要的开发和研究技能的人才。具体包含如下内容:(1)半导体芯片设计课程体系:根据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能力特点,将理论和实践有效整合,研究并设计一套适用于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的半导体芯片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集成电路先进光刻与版图设计优化、高等数字集成电路分析及设计、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EDA工具及设计实践-数字集成电路,EDA工具及设计实践-模拟集成电路,SOC(System On Chip)设计与实践等。(2)半导体芯片设计实训方案:根据实践型人才的能力特点,基于腾讯云的相关软硬件产品平台,编制实验案例集,研究并设计一套合适的半导体芯片设计实训方案。实验内容可包括但不限EDA工具及设计实践-数字集成电路,EDA工具及设计实践-模拟集成电路,SOC(System On Chip)设计与实践等。
项目产出成果包括:课件、教案、实训实践方案、产品平台使用体验报告等。企业为立项项目提供经费、技术指导及合作所需的实践平台等。
建设项目内容二 基于“TAD Sim”的自动驾驶仿真课程建设
拟支持项目:2项,每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计算机、自动化、机械工程、电子信息、交通工程等相关专业。
项目简介:基于腾讯自动驾驶仿真系统TAD Sim,在自动驾驶算法开发相关课程中开展产学合作课程共建。借助腾讯自动驾驶仿真系统TAD Sim平台的能力及资源,提升课程实践环节的内容,共建课程包含但不限于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案例,并基于TAD Sim平台开展大作业,以及考试测试等教学实践内容。
课程建设成果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学生成果等。企业可提供TAD Sim教育版软件资源、腾讯自动驾驶仿真系统TAD Sim平台能力及资源。
建设项目内容三 基于“PaaS平台”的软件开发课程建设
拟支持项目:4项,每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项目简介:基于腾讯业务研发运营一体化领域多年的产品经验,以腾讯蓝鲸智云PaaS平台为基础丰富优化教学的实践实训等内容。鼓励基于“PaaS平台——开发者中心”作为教学实践平台,开设基础的IT技能培训课程,培养学生面向企业真实场景下的软件开发能力。企业侧将提供技术指导、课程视频、课程PPT、最新行业案例、在线教学实践环境等资源。高校教师基于企业提供的资源,带领学生通过项目实战进行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部署与发布,以迭代的方式完善,并以小组项目的形式完成实践作业。
课程建设成果包括:课程大纲、课件、实验案例及学生大作业/作品等。企业可提供的资源包括:前端技能(CSS、JS、HTML)、Django(Python)、docker云原生、开源协同模式、敏捷研发理念、PaaS、CI、CD、CO等技术理论课程和上机实践手册等。
建设项目内容四 多智能体人工智能课程建设
拟支持项目:13项,每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项目简介:开悟平台是腾讯牵头构建的AI多智能体与复杂决策开放研究平台,依托腾讯在算法、脱敏数据、算力方面的核心优势,为学术研究人员和算法开发者开放研究与应用探索平台。 高校基于腾讯提供的多智能体AI相关技术经验、学习资料及开悟平台等资源,以多智能体及强化学习平台为支撑,构建一门至少20学时的多智能体及强化学习平台的专业课程,其中理论包括但不限于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多智能体决策、开悟平台等相关知识。
课程建设成果包括:教学大纲、教案、实践案例、开放性大作业、产品平台使用体验报告等。 企业为立项项目提供经费、学习资料、培训、开发平台、技术指导及传播平台等必要支持。
建设项目内容五 数字媒体类课程建设
拟支持项目:3项,每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美术设计等相关专业。
项目简介:鼓励基于腾讯提供的相关资料、实践平台,共建互动娱乐产品开发和产品策划的理论教学知识,以及产品开发实践内容。带动学生通过项目实战,亲身进行需求分析、开发、部署与发布,以迭代的方式完善,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实践作业。
课程建设成果包括:课程大纲、教案、实验案例、及学生作业或作品等,并指导和帮助学生作品参与教育部、腾讯等组织的赛事。企业为立项项目提供经费、技术指导、培训、开发平台、传播平台等必要支持。
建设项目内容六 人工智能信创课程建设
拟支持项目:1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国内师范类院校优先)。
项目简介:基于腾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学平台和腾讯扣叮虚拟仿真编程工具,响应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以国产自主可控、虚拟仿真等核心技术为特色,面向K12打造一套适合全国普及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课程不少于24节。
课程建设成果包括:教案、学生手册、学生编程习题等,并在本地至少10所中小学进行试点教学,共同打造优秀示范课,包括至少两节小学、初中公开课视频课程。企业为立项项目提供经费、技术支持、课程开发及教材建设所需相关资料、脱敏案例等必要支持。
建设项目内容七 面向科研人才的人工智能贯通式课程建设
拟支持项目:1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人工智能、计算机、教育技术学等相关专业。
项目简介:以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为基础,面向品学兼优,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的高校低年级本科生、高中生,撰写科研实践指导教材与案例。总结科研工作的基本流程与训练方法,展现并分析犀牛鸟中学科学人才培养计划的优秀学生科研实践案例。为中学老师指导或学生独立开展科研课题的初步研究,建立可推广的具有指导价值的高水平科研实践基础教材。
课程建设成果包括:科研实践指导教材与案例分析,建设科研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方案。企业为立项项目提供优秀案例资料、调研对象、能力建设标准等。
建设项目内容八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贯通式培养课程建设
拟支持项目:2项,每项支持资金5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信息科技、计算机、教育技术、人工智能、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
项目简介:以大学到中小学的贯通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为目标,基于开放微信小程序产品资源,围绕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开展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建设。定制面向中小学生拔尖人才培养的信息技术课程及评价体系,推动信息科技学科的产教融合及学科共建。可任选如下其中一个建设方向开展合作。方向一: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围绕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结合小程序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实践及丰富技术,设计并完成不少于15个学时以上的课程内容及评价体系,建设完成后至少在5所指定范围内中小学进行落地试课,促进信息科技课程创新改革。方向二:基于微信平台及微信小程序工具,共建不少于一学期课程内容、并建立相应的能力评价体系,探索共建信息技术助力人才培养及就业创业,建设成果应具有示范性和普惠性,要求需要在至少一所学校必修课试点。
课程建设成果包括:输出对应可落地教学大纲、教案、案例、习题实验等,并配备相应师资培训资料,组织面向中小学教师的研讨交流师资培训。企业为立项项目提供经费、微信小程序开发工具、微信可视化开发平台等产品工具及技术支持,以及必要的传播推广资源。
3、师资培训项目-人工智能师资培训
申报条件:1)面向全日制本科院校、申报者须为从事人工智能“深度强化学习”相关教学工作的高校老师;2)项目须以学校、学院和专业的名义申报,并指派专门负责老师;3)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类专业。
拟支持项目:5项,每项支持资金不少于2万元人民币。
涉及专业方向: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
项目简介:基于腾讯开悟平台的高校人工智能实践课程资源,与企业共同组织面向高校老师开展技术培训、经验分享、项目研究等工作,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校企双方共同招募高校教师参训。企业侧提供培训前宣传内容支撑、培训的师资、证书、课程、讲师差旅。大学需为培训的顺利进行提供组织工作,包括参培学员住宿预订、现场支持、以及符合腾讯培训要求的场地、多媒体设施与网络环境等。
项目产出成果包括:至少50名全国高校老师参与师资培训。企业为立项项目提供经费、技术支持、培训、开发平台、传播平台等必要支持。
三、申请办法
申报网址:http://cxhz.hep.com.cn
截止时间:2023年8月6日24:00
企业名称: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四、项目进展说明
项目评审:项目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遴选,并确定资助强度,评审结果将通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系统反馈高校申报教师。
项目立项:项目经教育部批准后,面向全国高校公布项目信息。腾讯公司将与项目申请人签署协议书,正式立项,项目建设内容应在协议签署后1年内完成。
中期检查: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中期报告》进行项目阶段汇报。
结项验收: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提交《项目结题报告》和项目交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