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链接

2014年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微信模式识别中心内测了为第三方开发者精心准备的一束玫瑰:“微信智能开放平台”,它将赋予微信识别图像的“慧眼”和识别语音的“聪耳”,让未来的应用变得“耳聪目明”。两个月后这束玫瑰正式的绽放在了开发者面前。

说起玫瑰,微信模式识别团队与另一朵玫瑰“ROSE(Rapid-Rich Object Search)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腾讯联合实验室”有更深的渊源。

播种“玫瑰”在狮城

自2011年起,腾讯高校关系团队协同公司研发团队就已与新加坡、北美等国际范围内的大学建立联系。2013年底,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腾讯联合实验室(ROSETencentLab)合作签字仪式正式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女士代表腾讯出席了签字仪式,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三方共同建设的ROSETencent实验室签署了五年战略协议签署。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新加坡国家科学基金会CEO刘德成、南洋理工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梅彦(FreddyBoey)、副校长蓝钦扬、南洋理工大学工学院副院长葛治中出席了签字仪式。三方希望借助联合实验室的平台,将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更紧密地结合。

第一朵“玫瑰”诞生

微信模式识别中心团队一直在酝酿如何降低开发者的技术门槛,提供低门槛甚至零门槛的模式识别服务。具体到图像识别领域,传统方法通常采取抽取图像特征、建立倒排表的技术路线,微信扫一扫中的封面识别就是采用这种技术路线。面向“微信智能开放平台”的图像识别云平台服务,传统倒排表检索技术存在种种弊端。

2013年9月微信模式识别中心的工程师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ROSE联合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就组建了专门研发小组。模式识别中心的工程师描述了双方的合作:“我们针对当前图像搜索架构在灵活性、扩展性和效率等方面存在的技术局限性,明确了具体需求,希望能基于ROSE实验室平台,尽快突破图像识别云平台服务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瓶颈。ROSE实验室中北京大学段凌宇老师带领的视觉搜索研究团队,在该领域有着多年的技术积累,仔细研究过开放平台具体需求后,双方一拍即合,比肩奋战,仅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面向开放平台的图像搜索技术架构主体开发。期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葛治中老师和袁筠松老师对于开放平台研发给予了技术指导”。

“移动视觉搜索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世界与信息世界之间建立视觉对象关联,享受“所见即所知”的新一代搜索服务。视觉搜索服务依赖于视觉对象的高精准匹配和识别,ROSE联合实验室将致力于解决视觉搜索应用面临的结构化对象数据集挑战,努力在视觉搜索关键技术领域取得基础性突破。联合腾讯最具影响力的微信平台、优秀的工程师团队、优质图像数据以及丰富计算资源,我们相信ROSE项目将会陆续输出更多的产学研合作成果。”北京大学段凌宇老师分享了ROSE体验。

在ROSE Tencent Lab平台上图像检索、人脸识别、多媒体技术等多项合作正在展开,未来计划通过组建联合科研专题小组、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多种方式建立更健康的产学研生态。高校的学术功底、创新前瞻力、高端人才资源的“土”与腾讯的互联网洞察、数据与计算资源的“水”融合起来将会孕育出更多靓丽的“玫瑰”。